G-Sync遇到165Hz 戴爾S2417DG顯示器評測
G-Sync功能體驗
說到這款顯示器,最吸引筆者的當然是G-Sync功能啦。今年下半年《守望先鋒》這款FPS+MOBA結合類型的游戲可謂是超前火熱,當然既然是一款FPS類游戲,那么相信大家也對《守望先鋒》在G-Sync顯示器的體驗感興趣吧。
G-Sync這項技術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,但是不一定體驗過,不一真真正了解。它是NVIDIA開發(fā)的一項全新顯示器技術,工作原理是通過將顯示器刷新率與PC中的GeForce GTX獨顯同步,可以消除屏幕撕裂現(xiàn)象,大限度減少顯示器卡頓現(xiàn)象和輸入延遲。這樣帶來的好處是:場景能夠即時地呈現(xiàn)出來,圖像看起來更加銳利,游戲運行更流暢,帶來更出色的視覺體驗。
G-Sync技術在顯示器中內置一枚可與GeForce硬件直接通訊的芯片,這枚自帶緩存的芯片可以協(xié)調顯示器與GPU outputbuffer之間的數(shù)據(jù)同步。通過G-Sync芯片的控制,顯示器的刷新延遲將可以與GPU幀輸出延遲保持完全一致。
NVIDIA G-Sync演示視頻
作為垂直同步技術的替代以及自適應垂直同步技術的延伸,G-Sync技術不僅解決了畫面撕裂問題,同時從根本上解決了困擾垂直同步技術許久的畫面視覺卡頓問題。
設置選項
為了確保G-Sync功能的完美體現(xiàn),筆者建議大家先將NVIDIA驅動更新到最新版本,同時還需要配備一塊支持G-Sync的獨顯,目前已知最新的GTX 650 Ti Boost及更高級別獨顯均支持,詳細型號還請大家自行查詢。
本次體驗,筆者采用的是機器是Alienware Aplha 2,其內置了桌面端GTX 960獨顯,同時筆者還搭配了Alienware顯卡擴展塢,結合一塊GTX 1070獨顯進行測試。
然后,進入NVIDIA控制面板開啟G-Sync功能,同時我們還能在全屏/多窗口與全屏 兩種模式下進行選擇。
其次,我們再來看看本次的顯示器,從NVIDIA控制面板能看出我們連接了戴爾S2417DG顯示器,接下來我們選擇2560×1440最大分辨率,并且將刷新率調整為165Hz。
此外需要注意兩點:
1,HDMI并不支持G-Sync,想要體驗G-Sync功能必須使用DP 1.2及更高連接線;
2,顯示器默認的頻率為144Hz,如有需要可手動調整至165Hz。
調整方法也非常簡單,只需要進入OSD菜單,依次進入顯示,然后打開超頻選項,接下來在差頻刷新頻率中調整至165Hz即可。此外,S2417DG共有普通和快速兩種響應模式,游戲環(huán)境下我們還得將此處設置為快速模式,因為快速模式才是1ms極速刷新。
游戲體驗
《守望先鋒》是一款十分令人著迷的游戲,相信玩過的朋友也都有感觸,游戲中20多個英雄身懷特異技能,樂趣非凡。當然,作為FPS類的游戲我們更加關注這款G-Sync顯示器到底能帶來什么提升,那么它的體驗感受如何呢?
下面談一下感受,在開始使用165Hz顯示器之后,給筆者印象最深的就是這個游戲里的英雄動作仿佛“稍慢”了,這到底為什么為呢?筆者也思考過一番:首先因為顯示器的刷新率足夠高,使得單位時間內人眼看到的幀數(shù)也就越多,畫面細節(jié)也就越豐富,看到的畫面更加流暢,最為明顯的例子就是我能夠看到麥克雷換子彈的動作更流暢,左輪手槍射擊抬起落下更流暢、更帶感,同時幾乎也能看清子彈打出的過程,敵方法老之鷹射擊過來的子彈路線同樣也是如此,結合1ms的快速刷新和165Hz超頻能力,對比以往60Hz刷新顯示器的視覺習慣,在戴爾2417DG顯示器中人眼就會產生“變慢”的現(xiàn)象。
第二個感受就是畫面確實非常流暢,全程幾乎沒有卡頓、錯位等異常狀況。在以往的60Hz顯示器下,無論是否開啟垂直同步,都或多或少存在卡頓的情況。而G-Sync帶來的好處則是幾乎避免了畫面撕裂、卡頓的現(xiàn)場,視覺上的提升是非常明顯的,優(yōu)勢不言而喻。
同時微博著名大V:李想(身份你懂的)發(fā)過的一條微博也印證了這一說法,他的總結非常到位。筆者認為這種體驗就像是VR一樣,沒有親自體驗過就不會知道“世界原來這么美好”。至于射擊準度的提升20%的話題,雖然不是說必然的結果,但是你能看到比別人更多的游戲幀數(shù)和畫面,因此準度提升也是必然的。
1ms響應時間的重要性
顯示器的響應時間往往被很多人忽視,實際上對于專業(yè)的游戲玩家來講還是非常重要的。由于液晶分子的特性導致,它都存在一個響應時間,如果響應時間太長,就會出現(xiàn)拖影情況,這在專業(yè)游戲中是非常致命的。
因此,顯示器的響應時間就成了專業(yè)游戲玩家注重的一點。由于TN屏幕的特性,它的相應速度可以做到很快,戴爾的這款S2417DG就可以做到1ms的響應時間,而IPS很難做到這么快,這也是這款顯示器采用TN屏的一個主要原因。
關注我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