決戰(zhàn)性能之巔!NV雙芯旗艦GTX590評測
在NVIDIA大力推廣CUDA之初,由于OpenCL和DirectCompute標準尚未定型,NVIDIA不得不自己開發(fā)一套SDK來為程序員服務,這套基于C語言的開發(fā)平臺為半開放式標準(類似與Java的授權形式),只能用于NVIDIA自家GPU。AMD始終認為CUDA是封閉式標準,不會有多少前途,AMD自家的Stream平臺雖然是完全開放的,但由于資源有限,對程序員幫助不大,因此未能得到大量使用。
8.2 CUDA和Stream之爭的內(nèi)幕
OpenCL一經(jīng)提出就受到業(yè)界的大力支持
于是在2008由蘋果牽頭,以蘋果OpenCL草案為基礎,聯(lián)合業(yè)界各大企業(yè)共同完成了標準制定工作。隨后Khronos Group成立相關工作組,工作組的26個成員來自各行各業(yè),且都是各自領域的領導者,具體包括3DLABS、Activision Blizzard、AMD、蘋果、ARM、Barco、博通、Codeplay、EA、愛立信、飛思卡爾、HI、IBM、Intel、Imagination、Kestrel Institute、摩托羅拉、Movidia、諾基亞、NVIDIA、QNX、RapidMind、三星、Seaweed、TAKUMI、德州儀器、瑞典于默奧大學。
OpenCL標準一經(jīng)成立,IT三巨頭Intel、NVIDIA和AMD都爭先恐后的加入支持。AMD由于自家Stream推廣不利、支持OpenCL并不意外;Intel潛心研發(fā)的Larrbee GPU一大賣點就是強大的計算能力,支持OpenCL有百利而無一害;NVIDIA雖然在大力推廣CUDA開發(fā)平臺,但無奈勢單力薄,小有所成但前途未卜,OpenCL雖然與CUDA C語言有交集但并不沖突,是相輔相成的互補關系,NVIDIA自然也大力支持。
OpenCL組織中唯獨微軟不在其列,微軟有自己的如意算盤。經(jīng)過多年的發(fā)展,DirectX憑借快速更新?lián)Q代策略、相對輕松的開發(fā)與移植方式,在與OpenGL的交戰(zhàn)中已全面占據(jù)上風,OpenGL的傳統(tǒng)強項——專業(yè)繪圖領域也在被DirectX不斷的蠶食。因此微軟打算用相同的策略來對抗尚未站住根基的OpenCL,于是DirectCompute誕生了。
就如同GPU能同時支持DirectX與OpenGL那樣,NVIDIA和AMD對DirectCompute和OpenCL都提供了無差別支持,真正的GPU通用計算之戰(zhàn),不在CUDA與Stream之間,因為Stream根本不是CUDA的對手,而是OpenCL與DirectCompute之爭,DX11時代才剛剛開始……
關注我們
